close

投影片4.png

 

 

 

 

 

「無內胎」?啊?這是什麼呀?

其實當時我在買小黑的時候也沒有搞清他是什麼輪胎,直到交車那一天我才發現他是「無內胎」。在這些騎車的日子裡,大家對於使用哪種輪胎都有不同的想法,聽到「無內胎」我很少聽到身邊的人是推薦的,可是坦白說我還蠻喜歡無內胎的。

上上週騎車爆胎之後,店家本來看輪胎上的洞很小,應該灌補胎液就可以填補起來。可惜灌入補胎液之後,只要打氣超過50psi,輪胎就噴胎液體。

在把後輪換成「open胎」或是「無內胎」這兩者之間,我無法馬上做決定。腦中傳來很多人對我說過的話,無內胎的缺點、Open胎的優點等等,於是我決定就先塞內胎進去無內胎繼續使用。

只是比起別人的聲音和想法,我應該自己做功課,然後做出最適合我的選擇,於是在研究的過程中,我也把這次小研究的過程做成懶人包。還是再說一次,因為我不是專業的,我的專長是行銷,公路車只是略懂,如果有些地方不正確就還請大家跟我說,我是很樂意學習的!

🚴‍♀️輪胎系統有哪些?

投影片5.png

投影片6.png
1. #Open胎 (開口胎) Clincher tire
- Open胎這個名字好可愛!
外胎把內胎包起來扣在輪圈上

2. #無內胎 Tubeless tire
外胎不放內胎,直接把外胎扣在輪框上,用補胎液封住輪圈與輪胎間隙。(我把它簡單想成就是傳統open胎但是沒有內胎)
-有框鈎Tubeless Crotchet (TC or hooked)

-無框鈎Tubeless Straight Sidewall (TSS or hookless)
無框鈎使用更寬的胎寬與更低的胎壓一方面可提升騎乘的舒適度,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滾動阻力。
無框鈎輪組的造型相對流線,有助於提升空氣力學的表現,輪組受到側風的影響也會比有框鈎設計的輪組來得小。

*無框鈎技術參考影片:https://youtu.be/4rcNU124NVA

3. #管胎 Tubular tire
- 像水管一樣
把內胎先縫到外胎,輪胎就像是密封的管子,使用雙面膠、管胎膠、耐熱強力膠把輪胎黏在輪圈上面 (總之它需要膠水類的東西去跟輪圈黏起來)

投影片7.png
投影片8.png
你們是使用哪種輪胎呢?為什麼? 留言給我分享~
投影片9.png
歡迎來IG找我:https://instagram.com/kandi5.bike.run
歡迎來FB找我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andi5.bike.run

arrow
arrow

    piggy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